第八一五章吹牛上税-《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1/3)页
第八一五章吹牛上税
全旭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像老百姓娶媳妇这些,根本就不需要全旭这个皇帝过问。
然而问题是,婚礼彩礼问题大有越来越高的趋势,毕竟,随着大明国力的提高,对外开疆裂土,所得的土地,都会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百姓。
只要胆子足够大,敢于冒险,迈出最关键的第一步,想要富裕起来,根本就不成问题,普通的百姓在中原,了不起分到七八十亩地,特别是土地相对稀少的江浙地区,人均土地只有不到六十亩。
就目前而言,六十亩地只能让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要想发财就是一种奢望了,就像现在,老百姓可以不卖粮食,可以用多余的粮食养殖猪、牛、羊等牲畜。
就像牛,在全氏大明的价格浮动也开始大了起来,从普通的壮牛,到四两至六两不同,另外更大的牛卖到六到八两也不成问题,猪也是一样,小点的猪可以卖三五百钱,也就是三五钱银子,大一点的可以卖到一两多银子。
寻常百姓家里养上十几头牛,几十口猪,再加上土地里的收入,积攒上几年,拿出一两千银子,不成问题。
可是,如果是胆大的百姓,下南洋或者吕宋,再或者是跟着移民大军前往远东地区,收入比种地强得太多了。
在全氏大明,可以说,家产万贯,就相当于那个时期的万元户一样,虽然少点,并不罕见。
可以说,两三千两银子的聘礼虽然多,但是,并非拿不出来。
要知道传统人家儿子结婚,那是可以向亲朋好友借钱的,现在这个时期,普通人家也不像朱氏大明时候,那个时候,普通人家别说钱,连隔夜粮都没有。
现在倒好,哪怕不起眼的人家,稍微收拾一下,几百上千两银子还是可以拿得出来的,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几家十几家东拼西凑,这个数量就相当可观了。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更是一个喜欢攀比的社会,有的李家嫁女儿,聘礼高达两千两,郭家就想把聘礼要到三千两,那么赵家就希望把聘礼要到四千两。
结果,这个聘礼越来越高,很快就形成了社会性的问题。
在河间府有一对夫妻,叫郭大春,他家里有四个儿子,穷其一生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大儿媳妇娶回家。他的大儿子郭向东是皇家陆军的士兵,一年也能挣上几百两银子。
可是二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寻找媒人为二儿子说媳妇,结果准亲家开口彩礼就要三千六百六十六两银子。
三千六百两,别说这么多,自从大儿子郭向东结婚以后,家底基本上就空了,他们现在家里满打满算还有几百两银子。
这几百两银子要是放在从前,别说三个儿媳妇,就算是三十个儿媳妇也娶回来了。现在的问题是,彩礼的提高,这下可把老两口给愁坏了。
无奈之下,这老两口只要想找在海南省当兵的大儿子郭向东支援一些,郭向东手里有点钱,可是,他因为想要投降农庄,刚刚在中南半岛置办了一个差不多有八百多亩水田的农庄。现在,郭向东非但没有钱,反而欠着银行一百多两银子的债。郭向东手中没有那么多钱,为了这个帮助父亲减少困难,郭向东利用其在士兵委员会的身份,联合士兵委会员士兵们,进行集体签名。
结果倒好,像郭向东这样的人家还真不少。
要知道独生子很少去部队当兵,很多士兵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问题,这个签名活动引起了大量士兵的参加,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在第十四师、第十二师,以及第五师多达三万余名士兵联合签名。
士兵委员会就把这个问题送到了全旭的面前。
全旭看着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
这才哪到哪?
事实上,全旭其实也搞错了,后世天朝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百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二十二点八倍,事实上,从全旭执掌大明权力这些年,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何止百倍?
因为朱氏大明百姓太穷,人均收入大都是负数,如果硬要统计可以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倍数,说是一千倍或者是两千倍都有可能。
都不算是夸张,就像全家庄镇的百姓为例,十年前,他们都是吃上顿没下顿时,十年后,他们家家户户,家里没有一万两银子,都不好意思张口说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