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两年三熟-《晋血山河》


    第(2/3)页

    每当小冰河时期到来的时候,关中必然连年大旱,从无例外。

    今年关中依旧大旱,草木焦枯,司马模也是实在没辙了,把钟鼎、铜人等等这些器物都熔了做成炊具拿来换粮食。他换粮食的主要对象还是凉州,那里有祁连山、阴山雪水滋养,旱灾暂时还没有波及,粮食产量相当可观。只是凉州的存粮也是有限的,张轨就算有心帮他,也没有能力养活整个关中,现在大量难民涌入凉州,凉州自己粮食也吃紧了,司马模只好派使者带着大量铜器跑到南阳来碰碰运气。

    只是,他的运气一如既往的坏。

    贾攸苦笑着说:“卖?我们哪有粮食卖给他啊?我们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

    李睿问:“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贾攸说:“今年小麦共计收获六十万斛,有二十万斛入了官仓,还有四十万斛供老百姓自己食用。如今南阳人口已经突破八十万,哪怕一人吃半斤小麦,一天也要吃掉五干余斛……更要命的是襄城那边粮食也不够吃,每天要调运两干余斛过去支援!如今官仓里的存粮已不足十万斛,民间存粮恐怕也不到二十万斛了,这点粮食,根本就撑不到秋粟收获!”

    河南地区一般是在谷雨前后播种粟,而春播的粟生长周期是一百二十天到一百四十天,也就是四到五个月,四月中旬播种,到九月下旬就能收获了,在等待粟收获的这段时间,都是靠去年的存粮撑着。这也是从西汉一直到魏晋,官方都大力鼓励农民种小麦的原因,小麦五月份就可以收获了,正好可以给那些去年存粮吃完了而粟还没有成熟的倒霉蛋提供活命的口粮。只是这麦饭实在是难吃,大家都不喜欢,所以小麦种植面积一直都不算很大。

    可现在南阳只有这些小麦了,不吃它就只能啃草皮啦。

    李睿给出的解题办法就是火速在水流湍急处建起二十余座水力磨坊,免费替老百姓将小麦加工成面粉。他还亲自示范,手把手的教老百姓如何将面粉加工成各种好吃的面食。家里有炊具的就做馒头、面条、包子,没有这些家伙的可以先烧一堆火,把石头沙子啥的烧到滚烫再将擀好的饼放进去,用余烬埋起来,很快就可以吃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往里面放一些用油盐拌过的野菜甚至猎获的野味,这样营养更丰富。在他的带动之下,面食很快便推广开来,尤其是用炭火烤饼这一方便快捷的烹饪方式,在民间极为流行,一向不怎么受人待见的小麦,居然成了香饽饽了。

    只不过老百姓做出来的东西可不怎么好吃,他们是连麸皮带面粉一起和了做成面食的,做出来的东西那个粗糙,就别提了。但再粗糙也得吃啊,只要能填饱肚子比什么都强,在这个饿得要啃人肉的时代,老百姓是没有挑食的资格的。

    可哪怕是连麸皮都当成粮食吃了,小麦也还是不够。照这个消耗速度,这点小麦是绝对撑不到秋收的。

    李睿忍不住哀叹:“他们为什么不多种一些小麦啊?今年南阳风调雨顺,小麦铁定是能丰收的,多种一些不就有足够的粮食了?”

    北宫静叹气:“他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外来人口涌入,疯了一样跟他们抢口粮啊。”

    司马范眉头拧成个疙瘩:“也就是说,我们无力向关中提供粮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