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此在怀国莫说完之后,他便接过了话题: “必须承认,咱们华夏的航空工业总体水平不如欧美,所以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这种顾虑,或者说偏见,也算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事实去证明咱们的实力,消除他们的偏见!” “用事实……那就是说,要直接给他们来一次演示试验咯?用我们的飞机,在SLD气候条件下飞一圈?” 现在对于支线飞机对等互认这件事态度最为热情的就是易元和,毕竟这直接关系到他主抓设计的新舟60能否有一个好的销路: “但这样的话,就必须得对新舟60做进一步改进才行,目前的防除冰系统设计还是只考虑了咱们新标准中的4类能力,也就是过冷液滴平均直径100微米,最大直径不大于200微米的情况。” 坐在另外一侧的林国范也补充道: “不只是飞机的问题,一般来说,要是湿度大到能形成毫米级的液滴,早就下雪了,所以SLD这个气候条件本身就可遇不可求,哪怕在五大湖区都很少见,现在又已经是二月中旬,几乎不可能在国内找到合适的试验空域。” 易元和听罢赶紧问道: “那一般来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符合要求的气候状况?” “基本上只有每年10月末到12月末这三个月时间。” 已经持续追踪国内低空范围气象条件长达二十年的林国范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而且很看运气。” “但我们不可能再等十个月时间了,关于SLD的适航标准修订是个火烧眉毛的事情,拖不到年末的。” “不需要等到年末,或者说,不需要等自然形成的SLD气候。。” 见到另外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已经把最关键的问题给提炼了出来,常浩南也就直入主题: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我们可以人工制造一个符合要求的环境出来。” 如果搁在一般时候,下面应该已经开始议论这个想法了。 但坐在这里的所有人,至少所有技术人员都见识过常浩南在解决运8机翼结冰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