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满足自己的好奇只是顺便,主要是给郑副师长创造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 果然,当总算面对着一群不用遮遮掩掩的人,而且还有人给搭梯子的情况下,平日里话并不算多的郑良群还是很快打开了话匣子: “102中队的米格25只是最基础的RBK型和RUS型,原本只有昼间的照相侦察能力,虽然很难对付,但真论实际威胁其实不算大。” “但最近几次他们飞的明显不是正常光学侦察的航线,后来我们把飞机打下来,抓住飞行员一审才知道,那边不知道怎么跟老美勾搭上了,CIA给米格25挂了一个可以同时进行主被动雷达侦察的多功能吊舱,既可以进行SAR扫描,也可以自动侦测并收集雷达信号。” “这么厉害?” 常浩南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只需要当好一个捧哏。 郑良群点了点头继续道: “还不止呢,我们这次准备进行拦截的时候,他们还连续施放了好几次电磁干扰,不管是地空导弹阵地还是我们的截击机,都会在切换到跟踪模式准备发射导弹的时候丢失目标,也是这个吊舱搞得鬼,被俘飞行员说是可以给雷达制造一个假目标。” “那你们最后是怎么把他打下来的,难道是用机炮?” “当然不是,在那个高度用机炮风险太大了,而且效果也不好。” 郑良群并没有透露当时他们真的考虑过这个以命相搏的方案,毕竟最后还是没用上,说这些显得矫情。 一直在旁边跃跃欲试的陈家亮总算得到了一个插入话题的机会: “说起来,我后来听电科集团的工程师说,最后我们能克服电磁干扰,还是因为常工您的启发来着。” “因为我?” 常浩南对于话题突然被引向自己感到有些意外。 “是啊,一个姓郭的14所工程师告诉我们的,说是受到您的一篇论文启发,在歼8C的1472雷达上设计了一个抗拖引干扰的模式,以损失一些雷达刷新率和探测距离为代价,可以免受欺骗式干扰的影响,然后我们就发射了两发霹雳11,把那架米格25打下来了。” 陈家亮双手在半空中比划着,向常浩南等人介绍整个作战最精彩的部分。 “后来我们跟巴空军的空降兵一起,在击落点附近找到了飞行员,还有飞机残骸。” 被抢过话头很久的郑良群又见缝插针地接了回来: “其中最有价值的吊舱已经被秘密运回国内,交给军工部门去研究了,至于逆向仿制么……这就要看他们的了,反正我们是很希望能有一种类似的装备。” 在一大段精彩的故事之后,常浩南总算听到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信息—— 这个颇为厉害的干扰吊舱,应该是刚刚开始被研究。 也就是说还有他发挥作用的空间。 “所以现在是哪个单位在负责这件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