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郭林提出的基本就是时间上最紧凑的方案。 没办法,时间不等人,而且713号机终究还是从38所那边插队借的,也不好一直占着不还给人家,因此能快一天是一天。 所有人很快达成了共识,就按照上面的计划继续推进实验。 一号吊舱并不是就没有价值了,常浩南所提出的算法虽然非常巧妙,但说到底还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如果真要论实际性能,在元器件规格一致的情况下,并不能比得上靠拉开空间距离实现收发隔离,可以工作在全收全发模式下的前者。 有些时候,大,真的就是好。 所以在空间并不紧张的运8平台的综合电子战飞机上,完全没必要使用间歇采样的方案。 “另外,我昨天晚上去172厂看了看,他们正好有一架歼轰7的中期寿命升级快要做完了,我们这边二号吊舱在713号机上面测试完之后,可以直接装到飞豹平台上面,分别看一下随队干扰模式和自卫干扰模式的实际效果。” 毕竟靠一架运7模拟攻击机确实是太离谱了。 在已经拿出解决方案之后,整个会议室里的气氛已经没有最开始那么沉重了。 “要是再用歼轰7测试,我感觉得找个其它兄弟单位协作了。” 一个工程师用玩笑的语气说道: “我刚才听试飞院那边去139师高炮团跟测试的人说,他们团长在前两轮测试之后受到的打击可是相当不小,一直到后半段咱们二号吊舱效果不好才稍微缓过来一点。” 现场发出一阵快活的笑声。 “确实不能可着陆军老大哥身上薅羊毛。” 常浩南也笑着摆了摆手: “而且这次是咱们测试着急,联系不上其它部队,炮瞄雷达不能算是个特别好的假想目标,下次咱们争取找个空军的防空导弹团试试效果!” 其实不是我不想多写几个字(没有空格的公式一整个才算1个字符,其实没办法水字数),主要是改版之后起点无法识别一些特殊符号和希腊字母,导致发出来全是乱码和问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