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在达索的推波助澜之下,相关消息,或者说是传闻,还是很快被故意“泄露”给了华夏方面。
毕竟,合作嘛。
一方有情,另一方也得有意才行。
于是,在常浩南回到京城之后,甚至还没来得及抽时间找侯询院士和霍鹏华聊起“光波束形成网络”构想的可行性,就在一次例行找丁高恒的工作汇报中被告知了这件事。
“前视地形绘制与自动避障系统……”
“全天候地面形貌观察与目标标记系统……”
“衍射式抬头显示系统……”
“……”
“17种全新的可选传感器,在最低至零能见度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保障飞机正常起降和飞行……”
这资料上面的内容看得常浩南有点挠头:
“听上去达索准备设计的好像不是一架公务机,而是一架战术轰炸机……”
有些客机或者运输机确实也有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运作的需求,但一般情况下,这种飞机正常飞行时所处的高度是不会涉及到雨雪雾这些天气现象的,也不会有什么障碍物。
所以只需要考虑速度相对较低的起降过程即可。
解决方案也比较简单,像是NH90,还有某些型号的伊尔76就会在机鼻下方装一个多通道的红外/可见光摄像头,给驾驶员观察一下跑道的基本情况就完事了。
而达索这套配置在“公务机”上面的东西,功能齐全到了可以支持飞机在夜里进行低空飞行,或是在几千米的高度上观察地面情况。
隔壁苏34的同款功能了属于是。
而且因为是以外挂吊舱的形式实现,视野相比苏34上面那套固定视场的普拉坦系统还要更好……
而当他又翻页,看到了更详细的介绍之后,更是直接就绷不住了:
“这T……不就是个达摩克利斯瞄准吊舱吗?”
差点爆出粗口。
“还有个低空导航吊舱?”
“我都不知道法国人还有这么个型号……”
“好嘛……允许飞机在100米以下、低能见度条件下低空飞行,这可真是太公务了……”
显然,在不要脸这方面,常浩南道行尚浅,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丁高恒点了点头:
“公务机本来也只是稍微遮掩一下的幌子而已……法国人应该是想在阵风项目上跟我们维持更深入的合作,所以拿这些东西做诱饵……做筹码。”
毕竟是五大体面人之二。
有些事情,哪怕全世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面子上也还是得过得去。
一個北约国家和华夏搞这种级别的军事技术合作,要是完全公开,那简直是骑在北约老大的头上抽耳光。
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不行。
这时候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对大家都有好处——
华夏现在都已经是WTO国家了,那我们从全球化精神出发,搞一搞民用技术合作,总没什么好指责的吧?
……
“还是你们资本主义会玩啊……”
良久之后,常浩南把材料放回到丁高恒的办公桌上,用自愧不如的语气感叹道。
这一声感慨,不仅是对于眼前的合作邀请。
也是对于重生前的一些记忆。
很难想象,90年代致力于实现欧洲一体化、2003年还站出来公开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法国和德国,在随后的短短20年里就光速滑跪,几乎完全失去了自主性。
第(1/3)页